2025年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世界数字城市大会
全国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
协会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速递 > 正文

专家观点:无人机产业链发展太慢 整机企业很难起来

2018-02-26 10:24:42来源:宇辰网 作者:ltting 点击次数:2401次字号:|
资本乏力,技术乏力,市场也还需要“教育”。

 经历无人机元年的资本热潮后,2017年无疑是无人机企业普遍难熬的一年。投资乏力、技术雷同、市场不成熟,这些现实的难题也导致很多无人机企业产品定位模糊。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产业链发展的缓慢,让整机企业一直身处尴尬境地。对于这些目前面临的实际难题,有没有破解的方法?2018会好吗?

按技术热点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

 

对于无人机行业而言,2017年普遍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北航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工程师杨炯则直接称2017年为“寒冬”。在他看来,无人机行业普遍缺钱已经是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这个残酷的事实是否能在2018年转暖现在还不好说,但他认为如果转暖,也会换一种方式:资本不会像原来那样,按技术热点来投资了。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从2015年到2016年,大量的按技术点投资现在已经被证明,在无人机行业里,其实是失败的行为。杨炯说,那个时候,一个公司一旦说发明了什么新技术、有多少专利、有多大前景和市场,就会吸引到投资。然而这种投资的结果却是,绝大部分都没有出得来。

“2015年就有人号称专做无人机人脸识别,从民品的角度看,这事不难,摄像头照到人,可以识别出人脸来。但实际上放到飞机上能识别出来吗?很难,因为飞机在天上飞,首先是动的背景,第二是有震动,图片不清晰。单是这两条就满足不了。”然而就是这样的技术,当时在跟资本接洽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让资本相信其美好的前景。这是在所谓无人机元年时,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的时候资本的逻辑。

在见证无数资本“前辈”被拍死在沙滩上之后。现在的资本策略早已改变,按技术投资早已让位于企业的组成、团队靠不靠谱,杨炯说,那个只要宣传拥有什么新技术,资本马上就会到来的时代已经过去。

与资本“理性”少有露面相对应的,是无人机企业在产品定位上的不确定。

宇辰网记者在采访部分工业级企业或者以前做消费级现在做工业级企业时了解到,他们之中很多企业都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找不到发力点。以至于目前只能采取广撒网的方式,比如测绘、警用、安防……什么都做。之所以会如此,杨炯说道理很简单,因为无人机行业高度依赖设备,“飞机是一个木桶效应,有一个短板,整个性能全上不来。”最简单的就是电池,电池续航上不来,所有人做出来的东西都相差无几,你做出来的飞多长时间,我做出来的也能飞多长时间,大家不可能有突破性进展,而没有突破性进展就意味着你找不到发力点。“如果我今天出一个新东西,你的飞机飞好了。我也可以用,也可以飞好。大家就一样,没有区别。”硬件如此,软件也是一样,杨炯说,其实无人机相关的软件也就那些东西。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硬件具有高度依赖性,软件又没法发力,而一个产品无非就是硬件和软件。“所以现在大家拼的是什么,拼的是体系谁靠谱,谁能拿到标,谁能赚到钱谁就是老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客户也开始越来越精明,对无人机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所以挣钱越来越难。“资本不好拉,客户钱不好赚,怎么办?就是现在所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杨炯说,现在不少无人机企业,要不就不干了,要不就赶紧出手,先做点样子,提高自己的价值以后把它卖掉。“卖掉还钱,度过这个冬天。”在他看来,属于无人机企业的这个冬天会很平缓,即使好转,也不会一下子就返回到春天的地步。

经过无人机元年的汹涌而入,资本已经发现无人机市场不是普通的民用产品市场,并不是只要拿钱就能推动,所以资本方就会比较谨慎,相应的返回去的步子也会比较慢,“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杨炯说,对于很多搞飞行器的公司来说,如果三年拿不到投资,就只剩下死掉。

行业巨头越来越好产品越来越一致

 

与投资的乏力相比,技术乏力也是无人机行业面临的大问题。

杨炯直言,实际上市面上绝大部分搞无人机的公司其实是没有什么技术的。他所说的技术,不是你也会我也会的类型,而是我会的你不会,这样的东西才叫技术,才有价值,也才能换来资本,然而实际上中国绝大部分无人机公司其实都处在同一条线上,说白了都是攒的,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杨炯说,尽管好多公司都宣传自己具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但其所说的研发别人可能也有,甚至连产品线都可能是重叠的。产品的高度相似,是整个中国无人机行业的问题。杨炯说,实际上在产业链的上游,但凡搞一点技术的公司现在都活的非常好,比如做电调电机电池的几家龙头企业。“一个行业要发展,它的产业链必须先行。产业链都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整机企业怎么起得来?”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无人机产业链到现在都没有起来,使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直接导致在做无人机的时候,用的都是那几家的电机电池电调,出来的东西自然没有差异性。在这个产业链之中,尽管有其他厂家都在模仿那几家成熟企业,但没法达到他们的水平。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你要做整机,除非为了降低成本,否则用的都会是那几家的东西。

模仿者水平太差,也直接导致资本的不看好,因而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大规模生产能力,难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螺旋桨为例,市场上高一点的一只可以卖到2700块钱,几乎跟小米的高端手机一个价钱,但技术的复杂程度营销成本其实并不高,但就是这样供不应还求,原因在于没有竞争者,“你就可以想想产业链差到什么程度。”杨炯说,螺旋桨最大的一笔花费在于前期设计,没有人注资,企业就没法设计,电机电调也是这样,前期FOC最重要的就是匹配,其实也就是几组数而已,但这几组数要花费很多的钱和精力,要有专业的人进来。拿不到投资的部分厂家就不会去做,其产品也就没有创造性,没有差异性,而那些有投资的厂家因为可以投入研发,就一直继续有钱,成长为行业独一份,以至于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产业链发展太慢,跟不上,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杨炯说他希望资本把目光转移一下,再扶持几个企业跟那些行业巨头竞争,逐渐把产业链完善起来,让价格降低,这样一来搞整机的企业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性,最终也才能出更多的差异化的产品。一旦市场上全是这几家的产品,也就意味着整机企业做出来的其实一样,以很多搞工业无人机的企业做出来的一米六的大六轴为例,就是跟某家上游企业的产品息息相关,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它在引领市场。“我们要让飞机飞一个多小时,它是独一份,大家都想飞机飞一个小时,就得用它们的产品,所以大家的飞机其实是一样的。”

这种因为产业链太差导致的大家产品高度一致还表现在,只要看到你出了新产品,同行看一眼就知道上游又出新品了,马上也可以去买来。对于大多数无人机整机厂商来说,它们没有买断对方新品几年的经济实力,大疆因为资金雄厚,经常可以这样做。而且其在产品品控、装配、调试、售后上,已完全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个性化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也保证了它自己产品的差异性。与其它企业不同的是,大疆并不找大家都找的那几家上游企业,而是找更小的厂家,用严格的品控来保障产品质量。这种自己控制自己产业链的企业,国内找不出第二家。

专业无人机的价值成了阻碍它普及的主因

 

与投资乏力与技术雷同相比,客户方的不成熟也是无人机行业很现实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说,客户方的不成熟跟生产技术的不成熟有着很大的关系。

杨炯说,因为使用者本身对产品了解有限,导致需求千变万化,这个千变万化反过来会导致科研的困难,就像个恶性循环。要解决这个恶性循环,在他看来只能通过提高需求方的素质来解决,“有一个词汇,叫市场需要教育。”杨炯说,这个教育的成本非常高,谁来担负这个教育成本,也是个很难办的事情。“在市场初期,应该是有个高容忍度和高利润阶段,因为做的东西有刚需,就能容忍它一定的缺陷,而且还能出比成本高很多倍的钱,等于出钱买有缺陷的产品,每一个产品初期应该都有这么一个阶段。”杨炯介绍说,但是无人机领域现在看来并没有这个阶段,这违反资本发展的基本规律。事实上,之所以没有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市场被压得太低了,比如说植保,因为“互联网思维”,已经被压得太低,直接把这个阶段跳过去了,这也是互联网思维对无人机行业造成的伤害。杨炯说,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我一开始投资,把这个阶段跳过去,这样其他的同行就可能会死掉,因为大家拿不到利润,但是我用投资来弥补这个利润,大家死掉之后,自己就会变成一家独大。但实际上因为无人机整体技术的不成熟,也变不成一家独大,因为即便是再砸钱,出来的产品跟大家其实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无论是飞控和动力系统,还是电池的发展,大家都是同步的。资本为什么会爆冷,其实也跟想明白了这些情况有关,那就是互联网思维不适用这个行业。但互联网思维的后遗症可以说贻害无穷,以前砸过的钱已经使这个市场的利润下来,用户已经不接受高运营状态,而随着这两年资本的冷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变得很困难:资本的撤出和客户只接受低利润叠加在一起,整个市场必然非常困难。

这个情况,在整个2017年整年基本上一样。“一出去招标,就会发现都是成本价,以前大家定的价格,不会再涨上去了。比如植保,一亩10块钱就是10块钱,8块钱就是8块钱,6块钱就6块钱,不会因为你今年困难就给你一亩20块钱,作为企业,会突然发现投资没了,需要市场的利润来养活自己,但是在市场里卖飞机也赚不了多少钱,不卖飞机更困难,所以就是大家手里都缺钱。”

除了植保方面,其他的领域也不乐观,杨炯说,有些用户,像电力、警用,买到产品发现并不好用,要让他们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大一点的招标无人机,所含的系统很多,一般客户还会要求培训、要求7×24小时服务,这种要求会提高整个系统的价格,整系统招标几十万的量级。”而一旦这些东西下来,像公安、安防、防火这样的国家部门采购之后,就是国有资产,一旦摔机,就是国有资产的损失,这就给实际使用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很多招标而来的飞机都处于搁置状态,领导来检查的时候,摆一摆飞一飞,平常不用,之所以这样,只有一个原因:价值太高。“专业无人机的资产价值,成为阻碍它普及的最主要因素。”杨炯说,说白了就是买得起摔不起,但是这个行业的飞机也还没有达到买了就不摔的程度,因为影响一架无人机有各种因素,不光是飞机,还有风、障碍物、还有遮挡、无线电干扰、磁场干扰,这些东西都可能会让飞机炸机,这些跟产品质量没有关系,但炸机的责任实际上是使用者负担,这是不对的。杨炯说,政策层面上应该专门针对这类商品制定特殊政策,比如厂家后期可以有维修费用包含在里面,可以恢复这个飞机的状态,比如飞机损伤了,损伤率达到多少,怎样处理,资产怎么清算,这些东西都没有针对这类特殊商品制定相应政策,“还是拿它跟计算机一样,跟摆在屋里的家具一样去核算,这是不适合这种商品的。”杨炯说,其实这件事情企业方也无法承担,唯一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走保险,但是无人机保险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跟上。

关键词:无人机技术 投资 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