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世界数字城市大会
全国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
协会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速递 > 正文

孙卫国: 加快无人机团标建设正当其时

2024-02-01 16:58:40来源:《今日民航IFLY》2023年第3期 作者:深无协 点击次数:1579次字号:|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在国家政策和技术革命的双重推动下,无人机产业作为我国低空经济的新质生产力,一马当先,突飞猛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显,成为引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无人机产业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


       2022年3月,交通运输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首次将无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列为重点交通运输装备科技。


       2022年8月,中国民航局出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V1.0》(征求意见稿),明确在2025年之前实现统一的时空基准,提升航空器安全自主飞行能力和航行保障能力,在2030年之前实现空域信息数字化,建立健全空域共享、数据互联、运行高效、管服一体的平台和机制;在全国多个城市布局无人驾驶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满足无人机企业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发展需要。


       202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我国首个系统性无人机法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2023年10月,工信部、科技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明确到2025年,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实现试点运行,形成一批标准规范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到2035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此外,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三维实景中国建设、航空应急体系建设等顶层文件都对发展无人机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无人机产业已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为无人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无人机产业发展喜中有忧


       截至2023年底,经营范围有无人机业务的企业有1.7万多家, 产值1520亿元,同比增长27.5%;实名登记无人机达到111万多架,比2022年增长15.9%。我国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在无人机领域的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球70%以上,成为全球第一大技术来源国。


       我国已形成完善的电动无人机供应链体系,在无人机电池、电机、数据链路等方面具有较为领先的技术储备。特别是今年10月由广州亿航智能公司自主研发的“EH216-S”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志着中国在eVTOL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随着5G通信,AI算法技术不断突破,无人机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涌现,在航空物流、农林植保、地理测绘、管线巡检、智慧城市、通信中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河南郑州抗洪救灾中,“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飞行4小时、近1200公里,利用搭载的中国移动移动公网基站,实现了约50平方公里范围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为大中型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提供了成功案例。由四川天域航通科技公司研发的“鸿雁HY100”无人机获批开通新疆铁门关至阿拉尔无人机支线物流运营航线,标志着国内大型无人机支线物流运营航线投入使用。资本市场也高度关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2021年无人机行业市场融资超过了一百多亿人民币。eVTOL、无人机物流配送、无人机起降基地建设成为资本关注的热点。我国无人机产业经济规模的年增长率比传统通航年增长率高出10个百分点,成为引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无人机产业将成为未来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


       我国无人机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无人机种类多、型号杂、技术迭代快、用途广泛,社会各行各业都有旺盛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无人机研发生产、检测、适航认证等技术标准不完善,标准化建设远跟不上无人机产业的飞速发展,致使无人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增加了飞行安全隐患。无人机产品技术、运营、服务等方面的标准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人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加快制定无人机统一的技术标准,推动完善无人机团体标准体系建设,已成为行业普遍共识,也是保障无人机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三、加快无人机团体标准建设正当其时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强调,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推进团体标准应用示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企业作用,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标准。


       202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要求,无人驾驶航空器有关行业协会应当通过制定、实施团体标准等方式加强行业自律,宣传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知识,增强有关单位和人员依法开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以及有关活动的意识。因此,加快推进无人机团体标准体系建设,对促进无人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正当其时。


       一是提高无人机系统产品质量的需要。根据《标准化法》的定义,团体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但是行业协会通过制定和实施团体标准,可以约定企业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规范和约束无人机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从而增强无人机企业的法律意识和标准化意识,更加注重无人机的产品质量,把力气花在提高无人机的产品质量上。可以说,团体标准是无人机产品或服务的重要质量保证。同时,团体标准有助于提升标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避免标准与市场需要脱节,加快标准制定的速度。


       二是提高无人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无人机企业通过制定团体标准,特别是借助协会的专业力量,可以有效整合无人机行业资源,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在营销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标准是无人机产品质量和企业品牌的基础,企业只有制定自己的标准并使其成为团体标准,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将产品技术标准提高到较高水平,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三是推动中国无人机标准走向世界的需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大量各国提供的标准信息资源,而我国编制和发布的无人机团体标准,可以为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一个重要的补充渠道。中国标准可以以团体标准形式在国际组织申请立项,使中国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标准走向世界,成为各国共同执行的国际标准。


       四是发挥行业协会职能作用的需要。行业协会通过制定和实施无人机团体标准,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团体标准编制企业的联系,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了解无人机企业利益诉求,促进企业相关问题的解决,更好地推动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从行业协会的职能来看,推动制定和实施无人机团体标准,可有效解决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而行业标准缺失问题,为培育和构建无人机国家标准体系积累前瞻性应用数据,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奠定基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力,努力开创无人机团体标准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推动我国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