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世界数字城市大会
全国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
协会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应用 > 正文

重庆小哥用无人机管护黄桃!

2021-10-29 09:45:54来源:云阳网 作者:深无协 点击次数:1762次字号:|
劳模风采丨 杜小兵:无人机“领航”致富路


        “不仅效率高,用水量少、药液雾化好,而且喷得很均匀。”近日,在水口镇水口村的群坤农业生态园,植保无人机起飞,伴随着“嗡嗡”声,撒下大片农药喷雾,引得周边老百姓啧啧称赞。  

        操作无人机的年轻人叫杜小兵,是重庆群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今年评选为云阳“十佳农民”,10月9日获“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  

返乡创业种黄桃  
        2015年,在外务工多年的杜小兵响应村委的创业号召,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回到水口镇注册农业公司,流转闲置土地种植黄桃,目前已投产黄桃120余亩。  

        当年,杜小兵带着多年的积蓄从上海回到了老家,创办了群坤农业生态园。从生态园的品种种植选择、种植技术等方面,对于杜小兵来说都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经过多方考察,杜小兵发现锦绣黄桃外形美观,黄中透红,肉质松脆,果子大,甜度适中,易运输、宜储藏,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于是,他决定把这一品种引进回乡。  

        在黄桃技术这一块,杜小兵更是勤学习、勤探索。“搞农业开发本来就是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杜小兵说。抱着这个信念,他邀请专家前去传授技术,从栽植、嫁接、修剪、施肥,他一边学一边干,慢慢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种植经验。  

        “每一个纸袋都是人工套上去的,这只是种植黄桃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杜小兵说,为保证不给桃树打农药,他逐一给每个黄桃套上牛皮纸袋防虫。从栽植、管护,到结果,每一个生产环节杜小兵都要亲力亲为,以确保黄桃的品质。  

        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干,杜小兵的黄桃园已形成规模,120多亩的黄桃已连续丰收了两年,年收入30万元左右。  

用无人机管护黄桃  
        杜小兵除了是黄桃园的“主人”外,他还是云阳县兴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而理事长的这个身份,还得从他使用植保无人机管护黄桃说起。  

2019年,黄桃进入盛产期后,病虫害防治是关键,而人工管护成本过高成为杜小兵的心头病。他告诉记者:“一次管护8个人4天完成,需要支付工资3200元,一年需要施药防治3次,仅此一项支出就超出预算成本。”  

        之后,杜小兵向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请教,当得知植保无人机具有作业速度快、劳动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特点,他立即购买了1台无人机,整个桃园病虫防治1次,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效率比人工高得多。就这样,杜小兵便与无人机结下了不解之缘,走上了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之路。  
        杜小兵在掌握植保无人机的操控技术后,不仅发动亲朋好友,还招募了云阳职教中心无人机专业的学生,注册成立了云阳县兴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他担任理事长。现有合作社成员14人,购买9台植保无人机。这些无人机不仅在县内各大柑橘林、水稻田间等作业,还到周边奉节、开州等地助力农作物耕作,当年作业收入达100余万元。  
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杜小兵作为县蓝天救援队的一员,充分利用无人机的资源,对县内的客运站、服务区、高速路口、民营企业等大型公共服务区域,以及36个乡镇的学校、农贸市场等开展集中防疫消毒工作,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尽到了一份责任。  

        此外,当云南黄脊竹蝗入侵、上海直播水稻需管护时、本县柑橘管护的时候,杜小兵都会组织无人机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目的地,用无人机去解决困难。在2020年,杜小兵所带领的无人机团队,森林防治面积达2万余亩次,粮食作物防治面积达14万亩次,经果林防治面积达1万亩次。  

        随着农户对植保无人机的接受,杜小兵对从事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充满信心。他计划今年再购买无人机5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植保作业服务面积达20万亩次。  

        杜小兵在带好无人机队伍作业时,还不忘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他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在自己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爱岗、尽心尽力、勤奋工作的精神。  

        广阔农村,大有可为。杜小兵说,他希望运用学到的知识,把父辈从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让父老乡亲享受到农业自动化、智能化带来的好处。下一步将继续探索,把无人机用于农村更多领域,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