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世界数字城市大会
全国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
协会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正文

杨金才会长:陆空结合的无人系统推动双智城市发展

2024-01-29 17:55:24来源:深无协 作者:深无协 点击次数:2207次字号:|

       1月27日,法国欧洲科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应邀在哈工大商学院作主题为“陆空结合的无人系统推动双智城市发展”的主旨演讲,分享关于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产业的综合发展形式和对应用趋势的思考,并且针对各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的深度培育和布局,与嘉宾共同探讨以陆空结合的无人系统协同共建,推进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双智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拓展话题。




现将演讲内容分享如下:




     城市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城市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空间,城市的智慧化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智慧化的核心是城市服务品质的不断升级迭代和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城市服务品质不断迭代的本质,主要是以技术的发展与推动力,处理人与空间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宜居宜业,更具体而言,是解决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展和人们对服务触达效率的“高要求和高预期”这样的问题。


       可以看到,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发展日新月益,城市的发展重点,也从城市的“规模化建设为主”的阶段,发展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阶段,再发展到“以科技赋能使城市更智慧、更舒适”的新阶段。这期间,电子商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无人系统,正在推进城市的服务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发展。随着科技、特别是无人系统科技的发展,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展所造成的“服务时效延长”等问题正在被解决,这给城市的“功能分流和产业分区”提供了机会。


       我们认为,在智能网联无人系统的支撑下,未来城市将会发展成为一个自动的、以人为本的、服务性能不断优化的、有生命、有温度的“智慧体”。在信息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撑下,信息将更通畅、出行将更便捷、服务将更高效。支撑智能网联无人系统高效运行的数据要素的流通,也必将带动人与城市空间的更紧密关系,智慧出行将更加立体、多元、便捷。因此,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工作实践中,结合深圳20+8产业行动计划的实施,以及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双智城市”建设规划中,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把视野放宽,结合深圳的制度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对结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进行更加具有前瞻性的思考。


       杨金才会长提出,以“多模式交通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无人系统”的前瞻性综合发展模式,以多模式、陆空结合的立体交通规划理念,开展未来城市的交通系统规划工作。就是面向服务目标(包括出行、运输、配送等具体需求),结合新能源、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无人机、自动化工作装备、车路协同、城市感知等技术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可适应多种场景、多类设备可共享共用的、陆空一体的智能网联交通模式。这其中,在一二线城市和有条件城市,要提前做好低空航路网的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规划,为开放低空交通做好准备;要推进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和交通设施的多元服务能力建设,使城市道路和基础设施等,可以向多个不同的交通要素,提供统一的服务,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生成数据等问题。比如说,路侧的RSU设备,它应该可以向公交车提供数据,也可以向无人驾驶出租车提供数据,还可以向无人配送车提供数据,还可以向低空的无人机提供数据。


       总而言之,现阶段的双智城市建设思路,应该面向更长远的未来,应该紧抓“数据流通化、服务无人化,以实现城市各种功能的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以此在双智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以发展的思维联动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和无人系统的深度融合。


       什么是智能网联无人系统?智能网联无人系统是一个结合了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服务体系、新能源、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舰、定位导航等多个产业融合的应用维度的综合新兴领域。去年,国家商务部、发改委给深圳的放宽市场准入措施的第十一条,专门提到了“智能网联无人系统”的概念。


       智能网联无人系统作为一个整合的概念。智能,我们说代表的是机器的未来;网联,代表的是城市数据化的未来;无人,则是新型生产和服务关系的未来。我认为,在智能网联无人系统中,既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也包括低速无人车、无人机、水域无人船舰,还在现在比较受关注的飞行汽车等,当然,我们所说的飞行汽车,专业来说,应该是陆空一体的智能网联系统的通俗性表述。智能网联无人系统,除了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等产品外,还必须包括能为这些产品提供实时必要服务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数据服务平台等。对于这个新的整合应用型产业,所涉及的相关政策可以和人工智能、智能汽车、机器人、数字城市等各类政策形成交互,政策着力点是非常丰富和全面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寻找共同点和着力点。目前,全国范围得到双智城市试点超过20个城市,应该积极开展相关试点,积极布局,不仅要做自动驾驶的示范、新能源应用的示范,智能网联无人系统的综合示范也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向。


       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目前是全球民用无人机最主要的产业基地。通过工商注册查询,截至2023年底,经营范围有无人机业务的企业全国共有7万多家,实际运行的无人机企业1.7万多家, 产值1520亿元,同比增长27.5%;实名登记无人机达到111万多架,比2022年增长15.9%;颁发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18.2万本,2023年无人机飞行超过2000万小时。


       其中,享有“世界无人机之都”美誉的深圳市,拥有1730多家无人机企业,产值超过960亿元。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4%的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则是占据全球55%的市场份额。同时,中国在无人机研发、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优势。中国的无人机销售额在全球占比达到了70%以上,是全球无人机市场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而从智能汽车角度来看,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动驾驶无人车市场之一,也是自动驾驶无人车最主要的产业基地,近年来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幅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11000多家自动驾驶企业,仅深圳就超过1200余家,近六年成立的超过450家,足以可见自动驾驶无人车的炙手可热。自动驾驶涉及的行业总产值近3000亿元,再加上其紧密关联的物联网、人工智能、物流等领域,自动驾驶能够撬动的产业可达上万亿元。从近期来看,低速的功能型无人车将成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变现的重要渠道。


       双智城市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其中的核心,应该是面向智能网联产品的整体规划和建设,这里面,我认为网联化建设和智能化应用的基础,是立体化的智慧交通的整体规划。它包括面向地面和轨道交通的车联网和面向低空交通的低空航路网。地面和轨道交通,是现在城市的出行和运输的重点,而低空天路,规划好了,则可以极大地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为实现更灵活、更高效的特种城市服务提供另一种选择。


       双智城市建设也是一个挑战政府发展思维的创新命题,在如火如荼的双智城市建设中,规划工作要务实,更要避坑。首先,“双智”是一个创新的探索,是体现城市管理能力和管理工具先进性的重要手段,要从理论、技术、工程、应用、政策、标准、规范、生态融合多个维度去推进这项工作 ,这里面“应用”是最主要的,是“双智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我们说,从双智出发,但不仅限于智能汽车和智慧城市,而是要扩展双智,把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的先进性、生态化布局进行综合考虑。还要借力双智,充分利用试点,大胆规划,谨慎论证,提前进行设施布局和数据要素布局,以应用促融合,以市场促聚合。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要把网联能力建设与城市建设对接起来,不要落入为网联而网联的误区,反而使网联成为新孤岛。双智城市下的智能网联汽车,也不应只着眼于公开道路的汽车,而对可以极大改善城市自动化能力和改善民生的、能够快速形成规模化市场的“低速无人车”视而不见。


   所以说,“双智城市”的核心,是产业和城市的双升级、双赋能。在本地区以负面清单为主,为智能网联无人系统示范应用和综合发展创造条件和便利,提升城市对自动驾驶、无人系统应用的支撑和包容能力,打破机构及部门壁垒,以服务应用为主导而不是仅从管理或传统的“部门功能”考虑,比如交通只管公开道路的无人车,无人车开进社区道路,就归城管去管了?加速出台可落地实施的指引性文件,借力对接本地产业优势,融合优势产业(如无人机、传感器、芯片等),提升营商匹配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和简化办事流程。另外,还要加强对政府各部门产业前瞻思维的培训,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未来科技和应用的体系化研究。加强与各行业组织、研究规划机构的对接,善于借助民间和市场力量,让行业组织、研究规划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调优势,从市场角度出发支持行业机构国际性组织和交流平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和支持。


       陆空融合交通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思路,在中国,它有着充分的产业基础和应用需求。在无人机产业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双重科技推进下,陆空融合交通系统正在快速产业化,它们包括了以运输为重点的陆空一体化运输系统和以出行为重点的飞行汽车等。代表企业包括广州亿航、小鹏汇天、吉利、广汽等,此前北京理工大学在项昌乐院士的带领下,研制出一款非常具有拓展力和实用性的分体式飞行汽车,可以载货,也可以载人,是自动驾驶底盘与垂直起降无人机系统结合的非常先进的典范系统。去年6月26日,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飞行汽车GOVE首次亮相并实现全球首飞。这款飞行汽车利用分离式机体构型,飞行舱和底盘可以自由分离或组合,在动态一体中达到飞行和地面行驶、飞机和汽车两大场景和属性的最优利用,以此来打造“多元站点-地面交通-空中交通”全链条立体出行服务,从而构建未来立体出行生态。


       陆空融合交通系统要能实现,首先要在无人机技术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方面,中国目前已经领先全球。在无人机产业能够充分支持的基础上,陆空融合交通系统在中国目前按三个时期进行规划,短期以实现城市内固定线路和郊区点对点飞行和地空对接为主;中期希望能实现在城市内建设固定的配送网络,以及实现城际和省际间的飞行;长期则要实现门到门、端到端的完全的空陆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相关应用和示范已经在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开展。2022年8月,中国民用航空局为深圳市、石家庄市、太原市、重庆市两江新区第二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授牌。其中,深圳是继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之后,在低空经济产业领域荣获的又一国家级试验区称号。我会会员企业:顺丰丰翼、美团无人机等,自2020年就已开始在大湾区开展无人机规模常态化运营。在广州、深圳等城市,纷纷开始构建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低空无人机物流网络,西连广州、中山、珠海,北达东莞、惠州,南至香港、澳门地区,打造大湾区2小时物流圈。在快递物流行业,顺丰作为全国首家无人机运营试点许可证获得企业。


       目前,深圳累计开通无人机各种低空航线超过160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89个,2023年无人机载货及综合应用飞行60多万架次,今年计划超过100万架次,而围绕eVTOL、飞碟方面的载人飞行器的数据,去年实际载人是8000人次左右。


       在2021年3月,开启了深圳市内的“同城航线”,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物流网络同城航路覆盖龙岗、南山、福田、罗湖、龙华、坪山等区域;在坪山获批空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含龙岗区、大鹏新区部分区域)。同时获批跨海航线3条,连接深圳至珠海、广州、中山区域。截至目前,顺丰丰翼无人机大湾区常态化运营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日均运输量超过了6000单,无人机常态化运营规模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已经实现商业运行的全地形、全场景覆盖,在今年1月19日,由丰翼无人机主导的全国首个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在罗湖医院正式启用,这也标志了空中生命线在密集城市区的成功搭建与正式运营。


       美团则是从2017年便开始自研无人机技术,并于2021年在深圳送出第一单,自此开启了常态化运营。值得关注的是,去年2月23日,美团无人机团队宣布其城市低空物流解决方案通过中国民航局审定,并获得了该部门颁发的《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批准函》和《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证》,这一审定结果也意味着,美团无人机成为了一家货运通用航空公司,可以开启商业化运营。截至目前,美团无人机已经在深圳、上海等多个城市的多个商圈、景区、居民区等落地运营,累计配送近22万单,可配送品类近2万种。同时,美团也正在开展无人机和无人车结合的配送试点,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维等方面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此外,广州亿航也正在开展载人运货活动。我国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VTOL是遵循“先载物后载人”的发展逻辑,通过多次的适航认证来确保其安全性。去年10月13日,亿航顺利取得全球首张型号合格证和标准适航证,因此正式踏上了商业化运营之路,前不久分别在广州和合肥实现了首次商业飞行,此外还在深圳宝安启动全国首个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后续有望成为全国各地纷纷效仿的优秀案例。


       在智能网联无人车方面,杨金才会长认为重点在于如何全面推进自动驾驶低速无人车在城市相关场景的广泛应用。低速无人车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园区、景区、矿区、港口、机场、楼宇、农业等,低速无人车在其中执行配送、零售、清洁、消杀、巡逻、巡检、接驳等任务,其应用场景和无人车产品存在多种组合方式,部分场景和产品的运行模式都有了具体落地案例。随着企业技术的不断成熟,及低速无人车具备的更易商业化和规模化的特性加持,企业从最初关注技术开发逐渐过渡到更注重场景的应用落地,并获得了资本的持续关注。


       将低速无人车和低空无人机进行结合,构建面向智慧城市各类服务场景的智能网联无人系统将成为双智城市可以重点考虑的发展方向,它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和影响将是极为深远的。这其中,城市无人系统物流配送是城市低空无人系统实践的重要课题,陆空一体化末端物流配送极具有商业前景,通过将低空物流无人机与自动驾驶无人车联动,实现服务的高效率。具有拥堵少、无人机降低路面运输的数量、点对点灵活,提高城市物流运送效率等特点。无人机与人工智能、5G等技术结合,与地面无人车结合,功能更加强大,商业模式也非常清晰,它将打开纯机器配送的新时代。


       去年以来,多项利好政策法规不断发布,为无人系统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早在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并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深圳发布的《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建设低空民用无人机联网系统、打造无人机城市低空物流运营中心和调度监管平台、构建城市低空物流网络、推动无人机在智慧城市物流创新中的应用等目标任务。


       回到现在,以深圳市为例,“建设低空经济中心”首次被写入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力求建设低空经济中心,打造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培育发展低空制造、低空飞行等新增长点。当下,深圳市政府及各区政府相继出台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真金白银吸引和打造低空飞行试验区、拓展低空经济示范应用场景、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等优势。


       去年底202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打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为2024年无人机、低空经济产业蓬勃发展定下了大基调。杨金才会长认为,低空经济,它实质上是由85%的无人机与15%的通航在3000米以下的空域中产生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综合经济形态,囊括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综合服务产业,目前正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引擎。


       今年1月1日,影响行业发展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等法规和标准正式施行,为规范无人机产业发展、营造无人机应用生态提供了有力指导和良好环境,并有望进一步释放“无人机+”赋能更多更广的行业领域,譬如使末端物流、城市治理、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型低空应用场景得以更大规模涌现。


       当然,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智能网联无人系统的发展,需要得到相关更专项的政策支持,以及有针对性的规划和编制相关标准,作为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协会组织——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在这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今年,由深圳市中安无人系统研究院主导编撰的《低速无人车城市商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开放式无人系统接口协议指令集》《功能型无人车多标识网络组网技术规范》等团体标准,为无人机、无人系统企业提供指导性参考,和为行业建设与长远发展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先后发布了《2023-2024中国民用无人机采购指南》《城市服务类功能性无人机采购指南》,为智能网联无人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提供技术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