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中国公路学会道路救援分会主办、湖北交投集团承办的第六届高速公路车辆救援管理与服务年会在武汉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保畅通·护安全·提质效”为主题,通过高端论坛与设备展览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的600余位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围绕车辆救援智能技术与立体救援模式展开深入探讨。
大会开幕式由湖北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寿龙发表致辞。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级干部石先平,交通运输部公路局谢瑞霖,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运维事业部部长周雄华等领导出席。中国公路学会道路救援分会理事长顾德军主持会议,他指出,当前高速公路救援行业仍面临节假日大流量、恶劣天气以及车辆体积增大带来的救援压力增大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次年会特邀多位专家进行主题报告,从不同角度和维度探讨救援新技术、新方法,推动救援行业布局更加科学、组织更加高效、预警预测技术更加智能。
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受邀作专题报告,系统阐释了无人机技术在应急救援与路空协同中的核心价值。他指出,无人机技术已在四大领域取得突破性应用:通过实时监控与智能侦察构建事故现场动态感知系统,依托空中交通疏导降低二次事故风险,借助精准物资投送突破地理限制,运用环境监测技术保障救援人员安全。杨金才特别强调,深圳龙头企业顺丰丰翼与美团无人机在物流配送领域累计完成百万架次运营,其构建的431条航线网络为应急救援场景的快速响应提供了成熟技术验证。
面向未来,杨金才提出“基础设施-产业链-安全管控”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路径。他建议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建设起降平台与数字孪生系统,强化低空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人机制造产业链向中大型货运机型延伸,加速适航取证进程以推进商业化应用;构建军地民协同管理体系,简化空域审批流程并完善法规标准。杨金才预测,随着亿航、峰飞等企业电动垂直起降(eVTOL)载人飞行器的商业化落地,2026年将迎来城市空中交通与应急救援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低空经济领域有望释放超百万就业岗位需求。
会上,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陈洁发表题为“紧盯风险 智慧赋能 强化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演讲,强调以数据驱动和协同机制创新提升救援效能。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湖北交投高速公路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简海云,则分享了集团在高速公路车辆救援管理模式改革中的探索实践,提出“全链条协同+数字化管控”的转型路径。中国公路学会监事长、道路救援专家组组长巨荣云带来“高速公路车辆救援管理模式与路径优化”的主题报告,为行业标准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本次大会不仅为行业同仁搭建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还通过展示最新的救援技术与装备,推动了高速公路车辆救援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为提升我国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水平贡献力量。